
卢沟桥事变80周年记(上)
2017/6/29 键睿智库 致力于围绕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,在线上和线下搭建活跃的公共交流平台。
Z
F
A
Y G
卢沟桥事变80周年记(上)
E
O
B
C
作者:朝仓次郎
今年的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80周年纪念日。亲身经历过的人怕是所剩不多了。就算是现在已经90多岁的人,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也只是个10岁的孩子。更不用说90以下的人了,估计大部分都是通过在学校学习近代史才了解到的。

前几日,我翻阅了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的历史与社会教科书,关于卢沟桥事变只是模糊地写着“中日两国军队的冲突加大”,并未明确指出这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。除此之外,有些教材竟然连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都未明确记录下来。所以大部分日本人只知道7月7日是七夕节,并不知道这还是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间。
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·布洛赫曾说过:“立足现在才能理解过去,探究过去才能了解现在。”
把这样重要的历史给掩盖起来,难道不会让我们失去思考未来的能力吗?
一声枪响 日本军部扩大
1937年7月7日夜里,驻守在北京郊外宛平县卢沟桥附近的日军因一声枪响与当地中国
守卫军发生冲突,虽然最后中日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,但近卫内阁迫于军部的压力,不得不把此次军事冲突扩大为侵略战争。自此,以卢沟桥事变为契机,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。

被马可波罗赞美不已的卢沟桥
卢沟桥于1192年在永定河上修建完成,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。马可波罗在自己所著的《东方见闻录》中称赞它“拥有罕见的魅力”。
卢沟桥坐落于离北京市中心西南方向20千米处,坐出租车走高速公路的话,30分钟就能到了。在它的东面500米处有一座1987年竣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,其主旨是“以史为鉴,开创未来”,希望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和展示,加强中日两国的交流。
近代历史展览
馆内的展览主要展示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军的历史事实。
1931年9月18日,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,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,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。
1937年7月7日,日本发动“卢沟桥事变”(中国称“七七事变”)。
1937年12月南京沦陷,日本军队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。从这些展示中,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对抗日本军队侵略时那种顽强抵抗的精神。
接下来是1945年9月2日,日军在密苏里号上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。
最后展示的是1972年9月29日,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周恩来总理互相交换签名文件,中日邦交走向正常化。最近,馆内还增加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习近平主席握手的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