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东北亚军情解码——力舟对话军事专家
2018/4/19 孙力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、西南政法大学教师。
前言:2018年4月1日下午,第一届键睿智库军事沙龙——“东北亚军情解码”成功举办。本次沙龙活动,我们在智库高级顾问、西南政法大学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副院长孙力舟老师的主持下,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胡波老师、著名军事专家杜言老师等专家。
进入2018年后,东北亚形势风云再起:半岛形势突然缓和,牵动周边各国纷纷做出调整;日本安倍政权一意推行“修宪”,自卫队体制改革箭在弦上;特朗普一再挑战“一个中国”底线,台海形势骤然紧张;美国介入南海力度不减,部分国家对我领土主权存有侥幸。
2018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,在国际形势复杂难辨的今天,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周边的挑战?带着这些问题,力舟老师与两位专家展开深入探讨。这次沙龙活动,各位军事专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?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,一起去感受一下吧~

孙力舟(以下简称“孙”)
日本自卫队成立陆上总队和具有海军陆战队性质的水陆机动团,其背景如何?
杜言(以下简称“杜”)
3月31日,日本陆上自卫队成立陆上总队,这个调整是自卫队配合修宪的一部分,修宪完成,自卫队即可按新体制运转,可见,现在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推进修宪。日本陆上总队内部设美日共同部,办公地点设在了美军军营,指挥流程还需进一步观察。安保条约的规定是一旦“有事”,日本人先上,美国评估之后报给国会,经国会批准,美军才能出动协助日本。

胡波(以下简称“胡”)
日本陆上自卫队战斗力比较差,海空还是相对较强的,日本对外防御,海空国际化、现代化水平都很高。
日本F-35B也有一定的起飞距离,就是比较短,原地起飞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。有人作过模拟,辽宁号和出云号对抗,我们的舰载机比F-35B还是有一定劣势的。


孙
国家机构改革后,海警直接归中央军委指挥,那么为应对我们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,日本会不会相应提升规格?
胡
国家机构改革以后,关于海洋执法权的归属和划分还在讨论,刑事执法和资源执法、环境执法如何分配尚未确定。目前海警虽然是部队序列,但在钓鱼岛巡航,日方还是会用海保厅应对,咱们如果是军舰巡航,日本估计才会相应提升,用海自应对。
不过,日本现在注意力不在钓鱼岛,而在东海油气田,要求我们履行2008年的共同开发协议。当时这项协议的签订有特殊背景。钓鱼岛问题暂时不是美国的重点,认为中日两国海空实力相对均衡,局势较为稳定且影响不了美国。钓鱼岛2012年之前实际上是日方控制, 2012年之后,实际上形成了双方共管共存的局面。

杜
从某些角度分析,单纯钓鱼岛问题不会产生战争,即便发生冲突,钓鱼岛也是借口,成为国家间的战争。

胡
购岛是日本战略上的误判,此后中国才加强了对钓鱼岛的控制。当时日本认为购岛后,中国不会有反应。。当时美国也没有背后策划,事件发生后对双方施压。在2015年以前,美国对南海、东海主要是利用矛盾,主动挑起的少。2012年,对黄岩岛事件相对中立。2015年以后就不同了,钓鱼岛问题也一样。由于现在中国崛起速度太快,所以美国才利用各种矛盾压制中国。特朗普对安全问题关注度有限,基本上由军方主导,他现在精力集中在两件事上:朝核和经贸。
特朗普搞挑起海上问题,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华施压,但战略意图并不在此,尚不愿意冒改变南海、台湾等中国关切问题现状的风险。但是美国的建制派认为中美在海上是绝对的冲突关系。现在我们对美还是尽量忍耐,保持战略定力。


孙
美国通过“台湾旅行法”,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两岸在军事上会不会有什么新动向?
杜
杜:未来几个月,在台湾方向应该麻烦不少,各种突破底线的事可能还会发生。台军各军兵种的看法,和大陆开战,空军能防几天、海军能防几个星期、陆军能防几个月。都和各军种属性有关。

胡
我对中国目前的政策有点个人建议,一味的忍耐不是办法,敌对势力势必会不断地突破我们的底线。我们战略上应该忍耐,战术上却要针锋相对,不是所有的擦枪走火都会引起大战,都会破坏和平发展的战略环境。不惹事,但也不要怕事。


孙
美韩军演在近日展开,大家有什么看法?
胡
这次军演只是例行性演习,而且烈度降低,朝方也表示理解。朝鲜方面什么也没改变,只是释放和谈信号。近期,总的来说,金正恩表现不错,国际形象大大改善,实际获利也不少。

杜
朝美首脑会谈,事先没人预料到特朗普会一口答应。韩方听说特朗普答应美朝首脑会谈后,提出要求先进行南北对话,再进行美朝会谈。
这次访华,朝鲜方面宣传的尺度很大,做了40分钟的专题片,公开的照片也比中国多。66张、7个版面充分报道。

胡
美国不可能同时拉拢韩朝,因为他们之间还有激烈矛盾。我们想在南北之间左右逢源更不可能,会适得其反。现在韩美甚至可以接受朝鲜“弃核”,中国对朝鲜提供延伸威慑。美朝会谈地点可能在北京或者板门店,板门店朝方比较抵触,北京可能性比较大,还有人说是在瑞典或蒙古,但安保条件比较差,如果考虑安全问题,北京是最佳选择。金正恩可能和他的祖父、父亲一样,不喜欢坐飞机出访,即使是访俄都比较担心飞机的安全性。
朝鲜现在国内比较稳定,民众对体制比较认同,经济情况有所好转,但制裁影响还是有一定影响。朝鲜最初有两个判断,第一是中国不会抛弃朝鲜;第二就是美国不敢动武,现在看来两个判断都有问题,所以朝鲜积极调整政策,寻求对话解决。金正恩很清楚爆发战争的后果,他看似激进,实际十分理性。根本不用全面战争,敲山震虎示范性的敲打就能起到效果。但从另一个角度讲,美朝之间如果发生武装冲突,对我国未必就完全不利,不战不乱说多了反而容易被朝美政策绑架或讹诈。
现在对于朝鲜条件十分有利,第一,特朗普不相信美国建制派,自己做决定很容易,朝美会谈事关重大,特朗普很快就做了决定,身边人都是自己的嫡系,没人提反对意见,特朗普行事风格又比较实际,谈判时机比较成熟。但做完交易的后续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,因为在美国国内朝鲜的形象太差了;第二,韩国也是左派执政;第三,朝的核导弹技术发展已经到了平台期,再往前突破几乎不可能,经济条件也不允许,现在用模糊性的核威慑作为谈判筹码,应该是最佳选择,谈完以后进一步观察,持续做技术储备。但综合看,谈判最后变数还是比较大,弃核的核查验证在执行上比较复杂,实际操作中变数很大,当谈判内容进入操作阶段,美国建制派的影响就显现出来了。其实,这个事需要四方谈,美中南北,中美必须一道,才能有保障性,仅美朝谈,反复的余地非常大。日俄都不用参加,日本总提自己关注的问题,眼光太浅,进不了主流。目前看,美朝见面前局面可控,但谈判结果不可控。


孙
对于未来中国军事发展的趋向,大家怎么看?
胡
从竞争角度讲,中国的经济能否转型成功延续上升势头是关键,海军的发展最终要依靠长期的持续资源投入。目前看中国经济形势,新的增长点比较少,创新能力亟待提高,和美国的差距客观看还是很大的。世界分工中,美国在创新还是有优势,日德在制造领域比较突出,中国目前最大优势是市场和贸易。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另一个目的也很明显,就是不让中国从国际体系中汲取营养,阻断我们的产业升级,美国要在创新领域保持优势,不让中国学习。不过,在全球化的背景下,技术扩散根本难以避免。
现在看美国在技术创新上也走了很多弯路,濒海战斗舰就是例子,基本发挥不了作用。近几年的经验就是,美国搞创新,走弯路;中国学习超越速度很快,效率、执行力都极强,走捷径。美国再想通过所谓“抵消战略”,对中国形成1至2代的装备技术优势恐怕较为困难。

以上就是这次军事沙龙的讨论内容了,不知道各位军迷朋友们喜不喜欢呢?如果有意见和建议,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~您的建议,可能会为学术研讨、政策制定提供宝贵参考哦!今后,我们仍会不断推出新的沙龙活动,敬请关注!